雨中适兴

天阔云横野,春深水绕村。
折花攒粉蝶,投果唤青猿。
润物丝丝雨,伤春片片云。
时危朋友少,终日掩衡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适兴》是元末明初诗人舒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舒頔,字道原,徽州绩溪人,元明之际的诗人。他幼有志操,嗜学好义,长于诗文,尤善篆隶,被元至正年间辟为池阳教谕。后调京口丹徒校官,升台州路学正。入明后,多次征召不就,晚年结庐名贞素斋,训课子孙。他的诗文作品广受赞誉,其文集《贞素斋集》流传至今。
  1. 诗歌原文
    天阔云横野,春深水绕村。
    折花攒粉蝶,投果唤青猿。
    润物丝丝雨,伤春片片云。
    时危朋友少,终日掩衡门。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以“雨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天乡村的景象。诗中的“天阔云横野,春深水绕村”,通过宏大的背景和细腻的场景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氛围。雨中的乡村显得生机勃勃,但又不失忧郁。
  • 生动形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如“折花”“攒粉蝶”“投果”“唤青猿”,展现了雨中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雨中的世界。
  • 情感真挚: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时危朋友少,终日掩衡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感怀。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1. 创作背景:据《贞素斋集》记载,舒頔在元代曾任教谕之职,后来因多次应召未得,晚年隐居乡间。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其人生经历和时代环境有关。

《雨中适兴》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描绘,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成就,也是历史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