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穰秋村暮霭图

笔下峦霏乍有无,千林萧瑟远峰孤。
王孙当日归何处?
传得秋村暮霭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令穰秋村暮霭图》是元代著名诗人黄公望所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秋天山村的宁静画面,也隐含着作者对归人的无限遐想。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黄公望(1269—约1354),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井西老人,元代常熟人,本姓陆,出继于永嘉黄氏。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画家,师法董源和巨然,自成一派。
  1. 诗句原文
  • 笔下峦霏乍有无,千林萧瑟远峰孤。
  • 王孙当日归何处?传得秋村暮霭图。
  1. 诗作赏析
  • 首句“笔下峦霏乍有无”描绘了秋天山村的景色,山峦在笔触下似乎忽明忽暗,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 “千林萧瑟远峰孤”进一步展现了山村中的孤独与凄凉,树木萧瑟,远方山峰显得更加孤独冷清。
  • 第二句“王孙当日归何处?”透露出诗人对于归人命运的深深关切与怀念。这里的“王孙”指的是古代贵族子弟,暗示了他们的归途可能充满了不确定与艰难。
  • “传得秋村暮霭图”作为诗的结尾,既点明了这是一幅描绘山村秋景的作品,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与珍藏。
  1. 创作背景
  • 《赵令穰秋村暮霭图》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黄公望的生活经历有关。黄公望在隐居期间可能曾多次游历山水,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观的画作。其中《赵令穰秋村暮霭图》可能是他在某一特定时刻所创作的,用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1. 艺术特点
  • 黄公望的水墨山水画以简淡深厚著称,他的作品中常常略施淡赭,这种色彩的处理使得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空间感。
  • 在《赵令穰秋村暮霭图》中,黄公望巧妙地运用笔墨的变化,将山峦的轮廓勾勒出来,却又不失留白,使整幅画作充满了诗意和禅意。

通过对《赵令穰秋村暮霭图》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其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欣赏这幅画作,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层含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