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仲山

异县关心朔雁飞,酒灯棋雨计频违。
寄书全觉嵇康懒,入梦多疑李白非。
黄叶闭门方寂寂,碧云回首故依依。
相逢赖有梅花约,试踏东风走翠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朱仲山》是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黄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示了黄溍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题以及艺术特色:

  1. 创作背景
  • 《寄朱仲山》创作于元末明初,黄溍身处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其诗歌往往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时代色彩。
  • 作为一位杰出的史官、文学家,黄溍在政治和社会环境中经历了许多变迁,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1. 主题内容
  • 诗中“异县关心朔雁飞”反映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酒灯棋雨计频违”则描绘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无法及时回复友人书信的情景。
  • “寄书全觉嵇康懒”与“入梦多疑李白非”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担忧和不解。
  1. 艺术特色
  • 《寄朱仲山》运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体现了黄溍高超的诗词造诣。
  •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如“碧云回首故依依”、“梅花约”,使得整首诗歌既富有哲理性又不失诗意之美。

《寄朱仲山》不仅是黄溍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元末社会风貌的反映。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同时也能感受到黄溍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