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如心

谬羡侏儒饱一囊,旧游搔首独凄凉。
连天断雁初沈日,匝地寒花欲有霜。
闻道为郎须白发,未殊高枕待黄粱。
红颜好在张公子,坐听松风春昼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张如心》是元代诗人黄溍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与故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的内容、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黄溍,字晋卿,婺州义乌人,生于元代。他生而俊异,学识渊博。黄溍年轻时西游钱塘,见识了遗老钜工和宿学,对文献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他还与隐者方韶父交往,为歌诗相唱和,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极大兴趣。
  • 黄溍于至正七年起任翰林直学士,后因多次请辞未遂,终于十年夏被追及后正式归乡。他在南返途中,七岁便不幸逝世,享年八十一岁,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追封江夏郡公,谥“文献”。
  1. 诗歌内容
  • 首联“谬羡侏儒饱一囊,旧游搔首独凄凉”,描绘了诗人看到一位侏儒般人物满载而归,而诗人自己则因世事变迁感到孤独凄凉。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忆。
  • 颔联“连天断雁初沈日,匝地寒花欲有霜”,以断雁和寒花作为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心中的落寞与孤寂。同时,这句诗也暗合了诗人对友人张如心命运的同情。
  • 颈联“闻道为郎须白发,未殊高枕待黄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望,希望他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必过分忧虑眼前的困境。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人生态度的认识。
  • 尾联“红颜好在张公子,坐听松风春昼长”,则是诗人对友人张如心的深情祝福,希望他的生活中充满美好。这一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1. 诗歌赏析:《寄张如心》不仅是一首描写友情的诗篇,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在历史和文化层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寄张如心》的学习和研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其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寄张如心》不仅是黄溍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元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演变和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