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季和

高斋灯火正萧条,忽溯天风上泬寥。
共喜弹冠如贡禹,岂期投笔学班超。
时清桴鼓元无用,岁晚弓旌傥见招。
雪后江南春水活,重来莫厌驿程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季和》是黄溍创作的元代文学作品,属于七言律诗类。下面将对其内容、特点以及作者背景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黄溍,字晋卿,号东阳子,生于婺州义乌县。他幼时聪明异禀,文学造诣深厚,年轻时游历钱塘,结识了许多当时的文化巨擘,深受其影响。
  • 诗歌创作:黄溍在元朝时期担任宁海丞等职务,但晚年以秘书少监的身份退休。他的一生虽然仕途坎坷,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1. 诗歌原文
  • 第一首:“高斋灯火正萧条,忽溯天风上泬寥。”描述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
  • 第二首:“共喜弹冠如贡禹,岂期投笔学班超。”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不同命运,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 第三首:“雪后江南春水活,重来莫厌驿程遥。”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送陈季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文化传统的珍视。同时,诗歌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某种反思或批评。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和深情的表达,使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1. 作者风格
  • 文学成就:黄溍被誉为“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他的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等多方面的作品都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才华。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在后世亦有很高的评价。
  • 生活态度:黄溍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一位文人的淡泊与坚守。他在官场的经历并不顺遂,但他始终秉持着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这种坚守使他的作品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元代的代表诗人之一,黄溍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不仅影响了同时代的文人,也为后来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和审美体验。
  • 国际交流:黄溍的作品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送陈季和》等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送陈季和》不仅是黄溍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元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学习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感受到文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