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与江阴何鼎叔铉别三十六年乃相见于钱唐感旧述情谩成四韵

月寒霜树久相依,春去风花各自飞。
远信已随潮水断,故交浑若晓星稀。
绨袍可恋知谁在,青镜频看叹昨非。
正欲从君共倾倒,莫言兴尽便须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予与江阴何鼎叔铉别三十六年乃相见于钱唐感旧述情漫成四韵》是元代诗人黄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见故人的感慨和重逢的喜悦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

  1. 作者简介
  •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 诗歌原文
    月寒霜树久相依,春去风花各自飞。
    远信巳随潮水断,故交浑若晓星稀。

  2. 诗歌解析

  • 月寒霜树久相依:描述了一种长久而深厚的相互依赖关系。
  • 春去风花各自飞:春天的离去使得原本相伴的花木各自飘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无常和变迁。
  • 远信巳随潮水断:意味着远方的书信已经随着潮水被冲走,无法再得到消息。
  • 故交浑若晓星稀:老朋友如同晨星般稀少,暗示着朋友之间的联系变得疏远。
  1. 诗歌背景
  • 此诗作于诗人与江阴的何鼎叔铉分别三十六年后重逢之时,反映了两人长时间未见后的情感变化。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氛围。
  • 情感真挚:诗人真挚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波动和对友情的珍视。
  1. 文化影响
  • 作为元代的著名诗人,黄溍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其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当前情感状态的抒发。黄溍通过其精炼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感慨与怀旧的文人世界。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重逢,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升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溍作为一个诗人的独特视角和他对友谊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