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山南先生遣兴其二

蒲团兀坐久忘机,何暇重寻是与非。
老雁长云天渺渺,晚花寒蝶思依依。
起看丹灶春无恙,欲试青鞋雪未晞。
鹏鴳逍遥端可耳,玉堂何必愧柴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山南先生遣兴其二》是元代著名文学家黄溍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又字文潜,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史官、文学家,还是书法家和画家。黄溍一生著作颇丰,其诗作、词赋、文章及书法绘画皆有卓越成就,与柳贯、虞集、揭徯斯并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亦皆有名气。

  2. 诗歌原文:蒲团兀坐久忘机,何暇重寻是与非。老雁长云天渺渺,晚花寒蝶思依依。起看丹灶春无恙,欲试青鞋雪未晞。鹏鴳逍遥端可耳,玉堂何必愧柴扉。

  3. 诗歌赏析:黄溍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首句“蒲团兀坐久忘机,何暇重寻是与非。”通过描述自己长时间静坐蒲团,忘却世俗纷扰的情景,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趣。接下来的几句,如“老雁长云天渺渺,晚花寒蝶思依依。”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4. 艺术特色:黄溍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邃,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典型风貌。他的作品中,往往能见到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也是他能成为元代著名学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黄溍的《次韵山南先生遣兴其二》不仅展示了其作为诗人的才情,还反映了其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深刻见解。这首诗及其作者黄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