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江湖久不归,相逢还及试春衣。
忽闻烟际兰桡动,谁共花前玉斝飞。
青眼故多知已在,黑头未觉壮心违。
赤霄孔翠吾何望,喔喔邻鸡尔自肥。
次韵别程晋辅教授
介绍
《次韵别程晋辅教授》是元代著名文学家黄溍的作品,而非宋朝诗词。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史官、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程晋辅教授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归隐山林生活的羡慕之情。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黄溍与程晋辅重逢之时。在黄溍的诗中,他们两人久未相见,此次重逢尤为难得,因此黄溍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重逢的喜悦以及对于程晋辅选择归隐山林生活方式的赞赏,是诗作中的重要情感元素。
关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态度,黄溍通过诗句“一宿蘧庐托,百事弁髦弃”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他表达了对于平凡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生活态度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人们要懂得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诗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也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黄溍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审美情趣。他写道:“泉甘野芳媚。鹿门时上冢,了不慕城市”,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首诗提醒人们应当回归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简单与纯粹。
诗中的哲学思考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部分。黄溍的诗句“我喜在丘壑,富贵非所睨”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修养的人生态度。在当代社会,这种态度对于个人的心灵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忘反思自我价值的追求,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富足。
《次韵别程晋辅教授》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以及一种倡导心灵自由与内在修养的人生哲学。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深邃内涵和真挚情感,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