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仁甫上计京师

忆昔曾随计吏行,浮湛州县竟何成。
凉风袅袅仙舟去,夕日依依魏阙情。
金匮故藏多钜典,石渠高论尽鸿生。
栖身朱墨非君事,早晚公车上姓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顾仁甫上计京师》是一首出自元代的七言律诗,作者是黃溍。此诗以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顾仁甫赴京上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其事业成功的祝愿。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 黃溍(约公元1308年—1377年),字天锡,号东泽,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元代文坛的重要人物,其诗词、散文均有较高成就。黄溍不仅在诗文方面有深厚造诣,还擅长书法与绘画,是元代文人中的佼佼者。
  • 此诗的创作年代不详,但据诗中“仙舟去,夕日依依魏闕情”可推测,应写于元末明初,大约在14世纪中叶至15世纪初,这一时期正是元朝社会动荡、文人活动频繁的时期。
  • 在元末民初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因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变化而流离失所,黄溍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关怀,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现状。
  1. 作品原文与赏析
  • “仙舟去,夕日依依魏阙情”描述了顾仁甫乘坐的船只渐行渐远,夕阳下的长安城中流露出深深的依恋之情,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情景的细腻观察。
  • “金匱故藏多鉅典,石渠高論盡鴻生”则赞美了顾仁甫深厚的学识和才华,他如宝库般珍藏着丰富的知识和学问,能在石渠阁进行高深的讨论,充分体现了其卓越的才智和影响力。
  •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上计京师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和对其个人品德的赞赏。

《送顧仁甫上計京師》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敬仰的文学作品,也是黄溍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下的艺术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欣赏到黄溍精湛的文学技巧,也能感受到元末明初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