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志尹赴安乡县尹

自为从史直銮坡,几见乡山烂斧柯。
能事正宜参笔削,借才聊复试弦歌。
屈原故国兰都长,陶令公田秫最多。
应笑衰翁苦留滞,汗青无日欲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徐志尹赴安乡县尹》是一首由黄溍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前往安乡县尹的祝贺和期待。下面将从诗作内容、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 诗歌原文
    自为从史直銮坡,几见乡山烂斧柯。能事正宜参笔削,借才聊复试弦歌。屈原故国兰都长,陶令公田秫最多。应笑衰翁苦留滞,汗青无日欲如何。

  2.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自为从史直銮坡”等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深刻理解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即将开始的新旅程的祝福与支持。
  • 意象丰富:“烂斧柯”用来形容乡村景象,而“屈原故国”与“陶令公田”则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 语言精炼: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字字珠玑,富有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历史价值
  • 反映时代背景: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元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尤其是在官员选拔和地方治理方面的社会现状。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教育意义:这首诗在文学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黄溍的《送徐志尹赴安乡县尹》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境界,也体现了元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从而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这首诗都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品味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