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春三月游左溪癸巳春三月游天宫有感而赋

频年谒拜祖师庭,只有山光与水声。
尚想玄珠密相付,免令我漫肆讥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辰春三月游左溪癸巳春三月游天宫有感而赋》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此诗是作者在壬辰(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07年)春三月和癸巳(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08年)春三月分别游览左溪和天宫时的有感而作的两首七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这首诗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和作者的个人情感。首先,诗中的左溪和天宫可能指的是作者所游览的具体场所或地点。在古代文人墨客的游记中,左溪、天宫等地名往往代表着文人的游历之地,同时也是表达作者对山水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其次,诗中的“壬辰春三月”和“癸巳春三月”则是指作者在壬辰和癸巳两个年份春季的某个月份所进行的活动,这反映了作者的游历经历和对季节变化的感悟。最后,诗中的“游左溪”和“游天宫”则表明了作者在这两个地方的具体活动,而“有感而赋”则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和感慨。

在文学价值方面,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景物,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此外,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为作品增添了艺术魅力。例如,诗中的“天宫”可能象征着皇帝或皇权的象征,而“左溪”则可能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境界或情感寄托。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