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树吟为李生作

返照入深林,牛羊在丘垄。风吹白杨树,叶叶各自动。
如何当此时,孤子万里归。有琴未成声,遽欲弦吾诗。
吾懒言诗子姑去。抱琴听子风中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树吟为李生作》是元代文学家黄溍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幅风动白杨树的图景来抒发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此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魅力。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溍(公元1277年—公元1357年),字晋卿,一字文潜,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努力,弱冠西游钱塘,得见遗老钜工宿学,益闻近世文献之详。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与方韶父等人游,为歌诗相唱和。至正十年夏,得请还南。七岁而卒,年八十一。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追封江夏郡公,谥文献。
  1. 诗歌原文
  • 返照入深林,牛羊在丘垄。
  • 风吹白杨树,叶叶各自动。
  • 如何当此时,孤子万里归。
  • 有琴未成声,遽欲弦吾诗。
  • 吾懒言诗子姑去。
  • 抱琴听子风中树。
  1. 诗歌鉴赏
  • 此诗通过对风中树木动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诗中“叶叶各自动”形象地描绘了白杨树随风摇曳的情景,而“孤子万里归”则透露出诗人孤独的身影和遥远的思乡之情。
  • “有琴未成声,遽欲弦吾诗”一句,诗人借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澎湃情感,尽管尚未弹奏出完整的乐曲,却已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这种急切的心情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 结尾部分,“吾懒言诗子姑去”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从容与淡定,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期待对方继续陪伴的心态。而最后的“抱琴听子风中树”,则是全诗情感高潮的体现,通过与对方的互动,诗人将内心的思念转化为一种无声的共鸣,让彼此的心灵在风中得到了抚慰。

《风树吟为李生作》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古诗,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力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有现实感又有诗意的画面。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人在面对离别时所展现出的独特情感和艺术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