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玉山草堂

玄圃仙人吾未识,闻说吴山种春色。
昨夜洞云天际来,明月空斋坐相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玉山草堂》是元代诗人黄文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从这首诗的作者、作品背景、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创作:黄文德,元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洁明快。在众多作品中,尤以《寄玉山草堂》最为人称道,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描绘。
  1. 作品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朝时期,一个文人荟萃、文化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多以描写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怀为主,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 地理环境:玉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临海市西部,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黄文德在此处所写《寄玉山草堂》,很可能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创作的。
  1. 诗歌内容
  • 自然景观的描绘:“昨夜洞云天际来,明月空斋坐相忆。”这句诗描绘了夜晚降临后,天空中飘来的云雾,以及诗人独自坐在明亮的书房中,望着窗外明亮的月光,思念着远方的朋友或亲人的场景。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这种情感的真挚流露,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共鸣。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的“洞云”和“明月”,都是典型的意象,它们分别代表着高远与清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背景画面。这样的意象选择,既符合诗歌的主题,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深邃的文化内涵。
  • 语言风格:黄文德在这首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修饰,但每个字都仿佛经过精心挑选,充满了力量。这种朴素无华的风格,更显得诗人的艺术功底深厚,能够将最简单直接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寄玉山草堂》作为黄文德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历史意义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元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能体会到他们对于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