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勿买良田

慎勿买良田,良田有豺虎。
豺虎不汝食,官司推剥汝。
公廪多急输,里正遭棰楚。
肉尽即见骨,家破无死所。
茹蔊何必辛,茹荼何必苦。
伤哉浙水民,困此一犁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慎勿买良田》是元代诗人黄玠的作品。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主旨和背景:

  1. 作者介绍
  • 黄玠:字伯成,号弁山小隐,是元代庆元定海人。他自幼励志操守,不随世俗,晚年更是乐享吴兴山水,隐居于弁山。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作品以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而著称。
  1. 诗歌原文
  • 《慎勿买良田·慎勿买良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直白的叙述,深刻揭示了农民在封建社会下所遭受的苦难。诗中“慎勿买良田”表达了对于农民而言,土地不仅是生产工具,更是生活的依托。而“豺虎”则喻指官吏与地方官员,他们贪婪无度,不断压榨百姓。
  1. 诗歌内容解读
  • 官吏的剥削:诗中描述“公廪多急输,里正遭箠楚”,指出官府对于粮食征收的紧迫性和农民所遭遇的严苛刑罚。这一部分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基层官员的贪腐与压迫。
  • 民众的困苦:“肉尽即见骨,家破无死所”,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在残酷统治下的农民生活状况,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最终连生存的基本保障都不复存在。
  • 社会现实的批判:整首诗歌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评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合理社会的强烈不满。
  1. 文化价值与意义
  • 反映社会现实:《慎勿买良田》通过诗歌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元代农村社会的面貌,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 激发历史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加深人们对于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农民阶级生活状态的理解,从而引发对于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考。
  • 传承传统文化:黄玠作为一位文人,他在诗中融入了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这对于当代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 艺术特点分析
  • 简洁明快的语言:诗歌用词简练,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饱满,能够迅速触动读者的心弦。
  • 强烈的对比手法:“豺虎”与“良田”、“肉尽”与“家破”等词语的运用,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反差,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深刻的寓意:诗中的寓意深远,不仅仅是对农民苦难的描写,还隐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

《慎勿买良田》作为一首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古诗,不仅仅是文学上的珍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让我们了解到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普通人是如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挣扎求生,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去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