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士王彦辅

八音各殊器,可贵在丝属。
弦歌皆雅调,清庙特于穆。
斯人久已逝,唱咏不可续。
似闻汉中叶,犹传鹿鸣曲。
旧谱今尽非,虚声以相逐。
琵琶马上啼,箜篌水中哭。
弛张异所宜,弦高哀响促。
庶子一洗之,高弹继遗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琴士王彦辅》是元代诗人黄玠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怀念和赞美。下面是关于此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朝时期,此时的音乐文化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文人墨客对于古乐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黄玠作为元代的诗人,对古代音乐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因此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古代音乐的敬仰之情。
  2. 诗歌原文:《琴士王彦辅》是一首充满古韵的诗歌,其内容如下:
    八音各殊器,可贵在丝属。弦歌皆雅调,清庙特于穆。斯人久已逝,唱咏不可续。似闻汉中叶,犹传鹿鸣曲。旧谱今尽非,虚声以相逐。琵琶马上啼,箜篌水中哭。弛张异所宜,弦高哀响促。庶子一洗之,高弹继遗躅。
  3. 诗歌解析:这首诗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首句“八音各殊器”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各种乐器各有其独特之处。接着,诗人通过对古代音乐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古乐的尊重与推崇。最后一句“庶子一洗之,高弹继遗躅”则寓意着新时代的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将古乐发扬光大。
  4. 作者介绍:黄玠,字伯成,号弁山小隐,是元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虽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注重精神境界的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琴士王彦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古乐文化的珍视和传承。这首诗不仅是黄玠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