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观潮似介石兼呈陈守中

朝看潮水生,暮看潮水落。
大江日东流,自绕青山郭。
长澜驾归风,秋气正萧索。
万雷鼓腾趠,百鬼凌喷薄。
蛟龙窟宅移,蓬梗共漂泊。
况尔蛙黾微,埼岸所栖托。
浩荡天地间,一气同橐籥。
吴儿踏浪游,自许平生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浙江观潮似介石兼呈陈守中》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浙江观潮如介石兼呈陈守中》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全诗如下:

浙江八月足秋风,海涌巨浪如山崩。
江面无风波自涌,千帆竞发声相冲。
潮头有石大如瓮,势欲撞坏浮屠宫。
陈公见之笑而语,此物非必金石工。

在这首诗中,苏东坡描绘了浙江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以“浙江八月足秋风”开篇,形象地表达了秋天江潮涌动的气势。接着,他描述了潮头巨石巨大如瓮,其力量足以撞击寺庙,以此比喻潮水的力量之大。最后,通过与陈守中的交流,苏东坡表达了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感慨。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东坡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还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