肮脏复肮脏,零露沾草莽。
亲癠当此时,愤惋恒独想。
孤丧寄旅榇,未知所归往。
匪人神曷依,暗室有灵响。
诸从与父同,重我心郁怏。
五茸阻长谷,寒水白漭漭。
疾忧迫衰暮,贫辛似畴曩。
夫岂无他人,相依在宗党。
奉呈乙十一叔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呈乙十一叔父》是明朝黄玠的作品,而不是元代的作品。该诗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状态,以及他对家族责任的深刻认识。
黄玠,字孟洁(一说孟洁居士),号东山乐府散人,生于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卒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与高启、杨基等著名诗人齐名。《奉呈乙十一叔父》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玠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他对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诗歌原文如下:
肮脏复肮脏,零露沾草莽。亲癠当此时,愤惋恒独想。孤丧寄旅榇,未知所归往。匪人神曷依,闇室有灵响。诸从与父同,重我心郁怏。五茸阻长谷,寒水白漭漭。疾忧迫衰暮,贫辛似畴曩。夫岂无他人,相依在宗党。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亲情珍贵的感慨。诗中的“肮脏复肮脏”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既荒凉又凄凉,象征着人生的困顿与无奈。而“零露沾草莽”,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依然坚持信念的情感。同时,诗人还通过“亲癠当此时,愤惋恒独想”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疾忧迫衰暮,贫辛似畴曩”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生活困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奉呈乙十一叔父》不仅是黄玠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品,也是研究元代文学和黄玠个人生平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玠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情感,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元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