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守中

刁刁霜下枝,燮燮风中叶。
迢迢良夜深,恍恍佳梦接。
雅怀东里君,清心进玄业。
楼居似仙人,逍遥远嚣杂。
天辰不可攀,海水不可涉。
吾独走尘间,风雨书一箧。
手把昌阳根,谁能便衰飒。
湘也几日来,看花引杯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陈守中》是一首出自元代的诗歌,由黄玠创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更通过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传达了作者对友情、自然以及人生态度的思考与感悟。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黄玠,字伯成,号弁山小隐,生于元庆元定海(今属浙江舟山)。他是黄震之孙,幼年励志,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
  1. 诗作原文
  • 刁刁霜下枝:描述寒霜中坚韧的树枝,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面对逆境不屈服的精神。
  • 燮燮风中叶:秋风中摇曳的树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迢迢良夜深:深夜的寂寞与清冷,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恍恍佳梦接: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生活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慨。
  • 雅怀东里君:指志向高远的朋友,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志同道合者的敬仰。
  • 清心进玄业:内心纯净,追求高远的志向,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追求。
  • 楼居似仙人:隐居在高楼之中,如仙人般逍遥自在,反映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 天辰不可攀:天界的神秘与高远,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 海水不可涉:海洋的广阔与深邃,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险阻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 吾独走尘间:身处尘世,但保持独立与超然,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对自我定位的认知。
  • 风雨书一箧:风雨无阻地携带着书籍行走,象征了诗人勤学不倦的精神和对知识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如霜下的枝、风中的叶等,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无论是对朋友的思念,还是对生活的感慨,都透露出深深的情感底蕴。
  • 语言精炼:诗句简短而富有内涵,每一个词都经过精心选择和打磨,达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1. 文化背景
  • 元代社会环境:元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文人墨客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文关怀。
  • 道家文化影响:道家思想在元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影响了文人的创作观念和风格。《寄陈守中》中融入了不少道家元素,如追求自然和谐、超脱物欲等。
  1. 历史评价
  • 文学价值:《寄陈守中》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它不仅是黄玠个人创作的高峰,也是元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思想深度: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在思想上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友情和人生态度的广泛思考。
  1. 现代价值
  • 启示意义:现代社会面临着各种压力与挑战,《寄陈守中》可以启发人们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衡,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人生的困难。
  • 文化传承:这首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现代传播和解读,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

《寄陈守中》以其深刻的主题、丰富的意象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元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黄玠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