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梅隐

玉衡指幽朔,山川方涸阴。
万木尽刁脱,一德闷天心。
孰令得气先,孤花耀阳林。
此意识者希,谓易弹吾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沈梅隐”是一首源自元代的古诗,由黄玠所作,旨在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对隐逸生活哲理的理解。下面是对这首诗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黄玠,字伯成,号弁山小隐。他是庆元定海人,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他的隐居教授生涯中,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
  2. 原文节选:《赠沈梅隐》的原文如下:“玉衡指幽朔,山川方涸阴。万木尽刁脱,一德闷天心。”。
  3. 诗句翻译:“玉衡指向幽远的北方,山川正显得干涸阴暗。万木尽皆凋零脱落,唯有一枝孤花在阳林中耀光。”。
  4. 赏析鉴赏:黄玠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诗中的“万木尽刁脱”形象地描绘了万物凋敝的景象,而“一德闷天心”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歌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赠沈梅隐》不仅是一首充满自然美的诗歌,更体现了诗人黄玠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秩序的深刻领悟。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