镊白似胡伯亮

夜半不能寐,晓起镊霜髭。
失手及无辜,览镜还自悲。
两目遂眵昏,当复何法施。
寄言向贤兄,老于去年时。
思归不得往,零落将谁依。
悠悠浙江水,忍此长乖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镊白似胡伯亮》是元代诗人黄玠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镊白似胡伯亮》的作者黄玠,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玠早年励志操行,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他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黄玠的生平和诗歌创作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人格魅力。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心态。
  2. 作品原文及翻译:《镊白似胡伯亮》通过简洁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不能入睡的苦闷,清晨起床后试图修饰自己的胡须,但由于失手而造成的后果。诗人用“失手及无辜,览镜还自悲”来描绘这一情景,反映出他内心的无奈与哀伤。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于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
  3. 作品赏析:黄玠的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诗中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4. 创作背景:《镊白似胡伯亮》的创作背景是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个人遭遇的挫折和心境的真实写照。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研究意义。

《镊白似胡伯亮》不仅是黄玠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也是元代社会背景下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