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中苍筠轩

平生我知竹,竹岂不知我。
澹然万虑空,竟日林下坐。
一一青珊瑚,时时苍雪堕。
翠羽何处来,清梦忽惊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沈德中苍筠轩》是元代诗人黄玠所作。这首诗通过竹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然和谐与自我修养的追求,同时体现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和人生境界。

诗的前两句“平生我知竹,竹岂不知我”,深刻地描绘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默契关系。诗人不仅自己深知竹子,也认为竹子同样理解他。这种相互理解的关系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深刻的联系,暗示着人应该像竹子一样保持其高洁的品性,同时也能感知并回应自然的变化。

后两句,“澹然万虑空,竟日林下坐”,则具体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心境。在这里,竹子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他通过观察竹子的生长,体会到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快乐。而“一一青珊瑚,时时苍雪堕”则是对竹林景象的描绘,青涩的珊瑚和苍凉的雪花,共同构成了一个静谧、素雅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的能力。

《沈德中苍筠轩》不仅是一首反映作者个人情感体验的诗歌,更是一首表现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理想图景之作。它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强调个体应顺应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