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我知竹,竹岂不知我。
澹然万虑空,竟日林下坐。
一一青珊瑚,时时苍雪堕。
翠羽何处来,清梦忽惊破。

【解析】

此为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竹”为中心,通过写竹的“知我”“空” “坐”,以及竹的“青” “雪” “翠羽”和“清梦忽惊破”等意象来表达对竹的感情。“竹岂不知我?澹然万虑空。”这是写竹与人的默契。竹是诗人的朋友,诗人与竹心心相印,所以竹子也了解诗人,而“澹然”两字则写出了竹林的幽静和诗人心境的宁静。“竟日林下坐”一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诗人在竹荫下悠然自得地坐着。“一一青珊瑚,时时苍雪堕。”这两句描写竹子的形态。“一一”和“时时”都是虚数,突出竹子繁多的特点,而“青”“苍”则分别描绘了其颜色的变化。“翠羽何处来?清梦忽惊破。”最后两句写梦境。“翠羽”比喻竹叶。“清梦”指梦中所见之景。诗人说:梦中所见的竹叶好像翠羽一样,忽然之间,清梦被惊醒了!

本诗语言简炼,用词准确,形象生动,富有情韵。全诗意境优美清新,表现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理解。

【答案】

平生我知竹,竹岂不知我。

澹然万虑空,竟日林下坐。

一一青珊瑚,时时苍雪堕。

翠羽何处来,清梦忽惊破。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从“竹岂不知我”可以看出作者与竹的关系十分亲密,竹子了解自己,而自己也了解竹子,所以竹子也了解自己。

第一句“平生我知竹”,“平生”,指一生。“我知竹”,意思是说竹子了解自己。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竹子的可爱和可贵。

第二句“竹岂不知我”。“竹岂不知我”,意思是说竹子也了解自己。这两句是互文,意思是说竹子既了解自己又了解自己,因此可以互相了解。

第三句“澹然万虑空”。这是写竹子的外形特点,意思是说竹枝摇曳,疏影横斜,使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

第四句“竟日林下坐”,意思是说整天坐在林下,欣赏竹子的美。

第五句“一一青珊瑚”,“一”指的是竹子上长出的一个节,“一一”表示数量之多。“青珊瑚”,指的是青色的珊瑚,这里用来比喻竹子的颜色,形容竹的颜色青翠欲滴。

第六句“时时苍雪堕”,意思是说时而有雪花落下来。“苍雪”,是指青色的雪花。这一句描写了竹子的动态,表现出竹子生长旺盛的特点。

第七句“翠羽何处来?”这一句是问句,意思是说不知道翠羽是从哪里来的。“翠羽”,指的是翠绿色像羽毛一样的竹叶。

第八句“清梦忽惊破”。“清梦”指的是清冷美好的梦境。“忽惊破”是突然醒来的意思,意思是说梦中见到的美好景象被突然惊醒了。

这首诗语言简练,用词准确,形象生动,富有情韵。全诗意境优美清新,表现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