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工理财,国用得无乏。
凡皆属士类,吏独抱成牒。
政要在养民,其事故可法。
【注释】
读唐史:指读唐代的史书。刘晏:唐朝名相,曾任宰相十余年。
工理财:擅长管理财政,使国家财政富足。国用:国家的财政收入。无乏:没有缺乏。
凡皆属士类:所有的官吏都是士人出身。吏独抱成牒(zhí):官吏却拿着官府文书。
政要在养民:政治的关键是要爱护百姓。其故:其中的缘由。可法:可以效法,值得借鉴。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首两句赞颂唐朝名相刘晏的功绩,后两句指出历代治世之君所重在爱民,并以此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法则。全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刘晏是唐德宗时的理财能臣,他任相时,推行“以文治国”的政策,提倡节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商业,改革盐政,打击豪强,整顿财政,使国家财源丰裕,人民安居乐业。这首诗就是对刘晏的赞颂。
诗的前两句说:刘晏善于理财,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会匮乏。这里的“国用”就是指国家的收入。“得无乏”就是没有缺少的意思。“财”,在这里是指财富,也指钱财。“乏”,是不足、缺少的意思。
第三句“凡皆属士类,吏独抱成牒”,意思是说:所有的官吏都属于士人阶层,唯独那些掌管文书的官吏却抱着官府文书。这里的“吏”指的是官员,也就是封建社会的官吏。“成牒”是指官府文书。这句的意思是说所有的官吏都是读书人出身,只有负责文书的官吏却拿着官府文书。
最后一句“政要在养民,其故可法”,意思是说:政治的关键是要爱护百姓,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效法的。这里的“政要”是指政事,即治理国家的方法。“养民”就是爱惜人民。“其故”就是原因。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政治的关键就是要爱护百姓,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效法的。
这首诗通过咏叹历史人物刘晏的政绩,来说明一个道理:历代治世之君所重在爱民,并以此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