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思亲

寒冰凄然岁欲徂,我独何为水中居。双目鳏鳏如钥鱼,长夜思家梦亦无。
大人耄矣日几馀,筇竹小杖不肯扶。恒恐平地生忧虞,愿为飞梁跨连湖。
来往并置捷走奴,五日一送甘旨厨,十日一报平安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晚思亲》是元代诗人黄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岁末时节因思乡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助。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玠,字伯成,号弁山小隐,元朝庆元定海人,是黄震的曾孙。黄玠自幼立志,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寒冰凄然岁欲徂,我独何为水中居。双目鳏鳏如钥鱼,长夜思家梦亦无。大人耄矣日几馀,筇竹小杖不肯扶。恒恐平地生忧虞,愿为飞梁跨连湖。”
  • 译文:寒冷的天气使得岁月匆匆流逝,我独自居住在水中央。我的眼睛像干涸的钥匙鱼一样,长夜中思念家乡而没有任何梦境。老人已经年老体衰,剩下的日子寥寥无几,我不愿意拄着竹子的小杖行走。我常常担心会突然发生忧虑的事情,所以我愿意成为一座跨越湖面的桥,连接两岸。
  1. 诗歌主题
  • 此诗的主题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父母孝顺的体现。在寒冷的冬季,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从而更强烈地意识到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情感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感受的直接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深眷恋。
  1. 文化影响
  • 虽然《岁晚思亲》是元代的作品,但这首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黄玠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思乡主题之一。

《岁晚思亲》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亲情、乡愁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庭、故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