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刘道士

紫华阳巾白羽衣,幼辞家舍入岩扉。
灵书注就参同契,绝字修成杜德机。
著屐看松逢伴少,荷锄栽果到城稀。
萧萧落叶空山夜,独礼寒星待鹤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云山刘道士》是元朝黄复圭的作品,原文描写了一位名叫刘道人的道士在白云山的修行生活。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歌的多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白云山刘道士》的作者黄复圭,字君瑞,是元朝饶州安仁人。他在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与张仲举、危太朴齐名,并因此诗而知名江右。然而,黄复圭的生活并不顺利,他在顺帝至正间因兵祸死于非命。
  1. 内容概述
  • 诗句解析:诗中通过描绘刘道人的隐居生活、修炼方法以及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卷。其中“紫华阳巾白羽衣,幼辞家舍入岩扉”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刘道人的形象,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 意境营造:诗人通过对白云山这一特定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神秘的山林之中,感受到刘道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白云山刘道士》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如“灵书注就参同契”等,既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 情感表达:通过对刘道人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作为元朝的作品,《白云山刘道士》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元代是一个多元融合的时代,诗人们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现实。黄复圭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这首诗,既体现了个人的情怀,也反映了时代的气息。
  1. 名家点评
  • 评论摘录:多位文学评论家对《白云山刘道士》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境界,更在思想上给人以启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自然和谐的思想。
  • 影响评价: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被许多学者和文人所研究和传颂。它不仅成为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白云山刘道士》不仅是一首诗文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在艺术表现、思想内容和历史价值上都展现了极高的水准。对于热爱文学和探索中国古代文化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扇了解元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