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素庵刘总管归

当年绣斧出九天,倏如白云下长川。千峰收雨作秋色,至今梧竹吟寒泉。
熙台重来又三载,干将出匣光不改。冰浆尽贮明月秋,风露冥冥接沧海。
海空迢迢行玉麟,霜影荡漾龙蛇惊。石田归来紫芝好,策马更入南山青。
渔阳歌两岐,何如阳春生物物不知。鲁人颂泮水,何如弦歌一千里。
昆也虎渡河,宽也蒲作鞭。何如樵溪九曲落叶静,平铺绿水栽红莲。
紫微殿前列藩辅,华盖苍苍五星聚。夔龙䠥𨇨天一方,蟋蟀吟秋桂枝暮。
蓬莱枫叶昨夜秋,璚楼梦觉题金瓯。银河横空白鸾去,安得追逐钧天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素庵刘总管归》是黄清老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精湛的技艺,展示了黄清老作为元朝杰出诗人的文学成就。下面将具体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黄清老是元朝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曾担任湖广儒学提举等职。他的诗作以典雅著称,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等著作传世。
  • 文学贡献:黄清老不仅在诗歌上有卓越表现,还精通史学,其作品多涉及历史与文化的交融,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节选:当年绣斧出九天,倏如白云下长川。千峰收雨作秋色,至今梧竹吟寒泉。熙台重来又三载,干将出匣光不改。冰浆尽贮明月秋,风露冥冥接沧海。海空迢迢行玉麟,霜影荡漾龙蛇惊。石田归来紫芝好,策马更入南山青。渔阳歌两岐,何如阳春生物物不知。
  • 译文解读: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表达了对时间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友情、历史的怀念。诗句中的“干将”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明月”、“沧海”则象征高远和壮阔,反映了作者宽广的胸襟和深邃的哲思。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绣斧”“白云”“梧桐竹”“明月秋”“沧海”,这些词汇不仅增强了诗句的美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 语言风格:黄清老的语言风格典雅而不失豪迈,既有文人的细腻,又有英雄的壮志,使得整首诗既庄重典雅又不失灵动活泼。

《送素庵刘总管归》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怀旧之情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元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品鉴,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