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于刀锯之所及出自《刑赏忠厚之至论》,施于刀锯之所及的作者是:苏轼。
施于刀锯之所及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文。
施于刀锯之所及的释义是:施于刀锯之所及:指刑罚适用于那些犯有严重罪行,需要用刀锯等刑罚进行惩处的人。
施于刀锯之所及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文。
施于刀锯之所及的拼音读音是:shī yú dāo jù zhī suǒ jí。
施于刀锯之所及是《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第93句。
施于刀锯之所及的上半句是:是刑之威。
施于刀锯之所及的下半句是: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施于刀锯之所及的全句是: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的上一句是: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