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一棹远,枫老叶如花。 溯到芙蓉渚,遥空见雁斜。
《放棹行》是元代诗人许谦的作品。
《放棹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离合的诗歌,也是对生命、自然与人类情感深刻反思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了解,读者能够体会到作者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风貌与生活状态。
【注】 棹:船桨。芙蓉渚:即芙蓉洲,在湘江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湘江泛舟时所写。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上景色。诗人放掉船桨,任由船只在江面上悠然前行。随着船只的行进,天空显得格外明净;而枫叶也因秋日的到来而逐渐变得枯黄,犹如花朵一般美丽。接着,诗人继续前行至芙蓉渚,远远地看见了一群南归的大雁。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为全诗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背景。
放棹 临风放棹出菰城,笭箵依然舴艋轻。 莎岸斜晖孤鸟去,板桥疏柳一蝉鸣。 橹声摇曳渔歌远,鸥梦生凉客思清。 领取白蘋洲上路,溪山如许恋吟情。 译文: 我站在船头,迎着微风,划着小舟离开了菰城的岸边。那只小船仍然像往常一样轻盈。 在莎草滩上,夕阳的余晖映照着一只孤独的鸟儿飞去,木板桥边的柳树稀疏地摇曳着,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船桨拨动着水面,发出悠扬的声音,而远处传来了渔民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