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西台治书仇公哲

陕郊得时雨,生意始来复。
存者事稼穑,还者葺墙屋。
安知凋瘵馀,政可致新福。
辟除正广术,区井表深渎。
均齐定恒志,忠厚保敦笃。
岂无忧世士,受仕在刍牧。
为义苦多违,好名常不足。
治书肃将指,善类庶有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西台治书仇公哲》是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陕郊的时雨与农事,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

  1. 作者简介:《送西台治书仇公哲》的作者是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虞集少受家学影响,曾从吴澄游,其学识广博,通晓诸经,并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以资格用人。虞集在仁宗时期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后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等,他的文学成就颇丰,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等著作传世。

  2. 诗歌原文
    陕郊得时雨,生意始来复。
    存者事稼穑,还者葺墙屋。
    安知凋瘵馀,政可致新福。
    辟除正广术,区井表深渎。
    均齐定恒志,忠厚保敦笃。
    岂无忧世士,受仕在刍牧。
    为义苦多违,好名常不足。
    治书肃将指,善类庶有勖。

  3. 诗歌赏析

  • 时雨与农事:首句“陕郊得时雨”描写了陕郊及时雨滋润的景象,暗示着生机与希望的复苏。接下来的“生意始来复”,则进一步表达了农作物得以恢复生长的情景,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秩序逐渐回归正常。
  • 民生关怀:通过“存者事稼穑,还者葺墙屋”,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也表达了对农民生计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同情。
  • 政治理想与批评:诗中的“辟除正广术,区井表深渎”暗指政治上的腐败与不透明。而“均齐定恒志,忠厚保敦笃”则体现了作者对正直与忠诚的期望,希望社会能建立在公正与道德的基础上。

虞集的《送西台治书仇公哲》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虞集作为元代的著名学者和诗人,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