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叹

老牛带月原上耕,耕儿怒呼嗔不行。
瘢疮满背股流血,力乏不胜空哀鸣。
日暮归家羸欲倒,水冷萁枯豆颗少。
半夜风霜彻骨寒,梦魂犹绕桃林道。
服箱曾作千金犍,负重致远人所怜。
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老牛叹》是一首元代诗人杨果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描绘了老牛在月夜下辛勤耕作,却因为力竭而哀鸣的情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作者简介:杨果,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人,金末元初的诗人,他在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后,历任偃师、蒲城、陕县知事,以政绩显著而闻名。入元后,他历任经历、参议等职务,晚年因年高辞职。

  2. 诗作原文
    老牛带月原上耕,耕儿怒呼嗔不行。瘢疮满背股流血,力乏不胜空哀鸣。日暮归家羸欲倒,水冷萁枯豆颗少。半夜风霜彻骨寒,梦魂犹绕桃林道。服箱曾作千金犍,负重致远人所怜。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

  3. 诗作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老牛与耕儿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老牛虽勤劳,但最终被弃置,而耕儿虽然贫穷,却也得到了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注。

  4. 诗作注释:诗句中的“服箱”指代牛的皮囊(即牛鞍),“千金犍”则指代牛作为劳力的象征,具有很高的价值。这些词汇在诗中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意。

  5. 诗作鉴赏: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杨果的文学造诣深厚,他的诗歌语言朴实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劳动者的歌颂,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6. 诗作影响:尽管《老牛叹》的篇幅不长,但它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它不仅是杨果诗歌的代表之一,也是研究元代诗歌的重要文献。此外,《老牛叹》还被后人广泛引用和讨论,成为了后世文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老牛叹》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光辉。对于热爱诗歌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能够让人感受到古人的才情和情感,也能够引发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反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