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马升公

学出韬钤外,身从筦库还。
著书期后世,辟谷卧空山。
渺渺追前列,区区若是班。
尚为妻子累,时复见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马升公》是元代著名诗人杨弘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不仅展现了杨弘道的文学才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学出韬钤外,身从筦库还。著书期后世,辟谷卧空山。渺渺追前列,区区若是班。尚为妻子累,时复见人间。

  2. 诗歌背景:杨弘道,字叔能,号素庵,元代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他是一位气高古、不事举业且磊落有大志的文人。他的文学作品极自得之趣,并有《小亨集》等作品传世。

  3. 诗歌主题与意象解析

  • 韬钤外学:在诗中,“学出韬钤外”指的是杨弘道在学习之外,还有着超群的学识与见识,这体现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深厚功底和独到见解。
  • 筦库还身:“身从筦库还”可能指他曾经担任过官,但后来选择辞官归隐。这里的“筦库”可能是指仓库或官府,而“还身”则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淡泊与超然。
  • 著书期后世,辟谷卧空山:这两处描述反映了杨弘道的文人生活态度。他不仅关心自己的学术成就,还期待自己的著作能够流传后世。同时,他选择隐居在山林之中,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
  • 渺渺追前列,区区若是班:这里用“渺渺追前列”来形容杨弘道对于前贤的敬仰,而“区区若是班”则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然。
  • 尚为妻子累,时复见人间:虽然杨弘道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但他仍然无法完全摆脱妻子儿女的牵绊,偶尔还会回到现实世界。这种矛盾的心境反映了他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挣扎。

《赠马升公》作为杨弘道的作品,不仅是对个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抒发,也是对元代文人生活方式的记录和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氛围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