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淮马与鉴上人

嗟嗟牝马老而羸,况复双瞳障脑脂。
相下得之来汶上,暑天忽尔到寒时。
贫家刍秣应难继,末路庖厨不忍为。
若踏金田宜努力,庶成善果脱毛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施淮马与鉴上人》是一首出自元代的七言律诗,由杨弘道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杨弘道(元朝),字叔能,号素庵,生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卒于泰定三年(1326年),是一位气高古、不事举业的磊落大志者,其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2. 文学特色:《施淮马与鉴上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慨和对命运的沉思。诗中“嗟嗟牝马老而羸,况复双瞳障脑脂”,通过对比牝马老去的状态,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及世事艰难的感慨。诗中“贫家刍秣应难继,末路庖厨不忍为”则描绘了一幅贫困生活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3. 艺术手法: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施淮马与鉴上人》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手法。通过对景物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诗人不仅传递了内心的感受,还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施淮马与鉴上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研究元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施淮马与鉴上人》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值得读者深入品味和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