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闰九月即事

西山逃难日如年,草动风声止又迁。
惴惴侧行崖际石,回回屡涉谷中泉。
纵横蔓刺肤流血,憔悴妻孥命在天。
疲极和衣相枕藉,夜寒辗转不成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辰闰九月即事》是元代诗人杨弘道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杨弘道对当时局势的深刻感受,还展示了他个人情感与境遇的独特融合。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西山逃难日如年,草动风声止又迁。
    惴惴侧行崖际石,回回屡涉谷中泉。
    纵横蔓刺肤流血,憔悴妻孥命在天。
    疲极和衣相枕藉,夜寒辗转不成眠。
  2. 诗歌鉴赏
  • 《壬辰闰九月即事》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在战乱时期的艰难生活和心理变化。其中“西山逃难日如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草动风声止又迁”,则表达了环境的不稳定和生活的艰辛。
  • 诗句中“纵横蔓刺肤流血”和“憔悴妻孥命在天”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家庭因战乱而遭受的不幸。
  • “疲极和衣相枕藉,夜寒辗转不成眠”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困顿中的无助感和焦虑情绪。
  1. 作者简介
  • 杨弘道,字叔能,号素庵,元代诗人。杨弘道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他的诗作多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这在他的许多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壬辰闰九月即事》作为元代的重要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上的瑰宝,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