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袁副使游西城

杖藜徐步小溪傍,属玉双飞水满塘。
乔木苍烟馀故国,败荷衰柳更残阳。
惜无浊酒供秋兴,谁借扁舟趁晚凉。
再约小亭终一到,与君连日倒壶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袁副使游西城”是一首描绘闲适秋日景色的元代诗歌。这首诗的作者是杨弘道,全文如下:

杖藜徐步小溪傍,属玉双飞水满塘。
乔木苍烟馀故国,败荷衰柳更残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感慨,将一个秋日的午后景象展现给读者。从诗句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还能体会到他内心深处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某种无力感。

诗中的“杖藜徐步小溪傍”,通过“杖藜”这个动作,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而“徐步小溪傍”则描绘出诗人在溪边缓缓行走的场景,这种缓慢而从容的步伐与悠闲的生活方式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平和与放松的氛围。同时,“属玉双飞水满塘”一句,以水的流动和鸟的飞翔为画面,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美好。

“乔木苍烟馀故国,败荷衰柳更残阳”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中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通过对“乔木苍烟”与“败荷衰柳”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这些树木和植物不仅是自然的组成,也是诗人心中情感的寄托。它们的存在让人联想到过去的某个时刻,那个曾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

诗尾的“惜无浊酒供秋兴,谁借扁舟趁晚凉”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寂寞与无奈。这里的“浊酒”和“扁舟”分别象征着热闹与安逸的生活,与诗人所向往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出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内心深处可能还藏着对人生更多层面的思考和感悟。

《同袁副使游西城》这首诗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呈现了一幅秋天的美丽画卷,更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审视自然美、感悟生活态度的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