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高岸一亭幽,江上轻烟叠嶂愁。
风好可凭乾鹊噪,潮平遥映白鸥浮。
公堂驱斥三庚暑,意匠经营万顷秋。
神逐境移应有梦,盈盈仙子抱箜篌。
天际识归舟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际识归舟图》是元朝杨弘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行远眺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与怀念。诗中“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两句,不仅描绘了江上的风光,更通过这些自然景观,传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
杨弘道作为元朝时期的诗人,他的创作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天际识归舟图》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流露的一种形式。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江上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情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往往需要借助于特定的自然景物来实现,而《天际识归舟图》恰恰捕捉到了这样的瞬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跨越空间的距离感。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天际识归舟图》也是一首诗学价值极高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杨弘道高超的诗歌技巧,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来营造氛围,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如“云中辨江树”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还隐喻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天际识归舟图》作为杨弘道的代表作品,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深意的抒情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欣赏和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来说,理解《天际识归舟图》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诗歌的精神实质和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