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高岸一亭幽,江上轻烟叠嶂愁。
风好可凭乾鹊噪,潮平遥映白鸥浮。
公堂驱斥三庚暑,意匠经营万顷秋。
神逐境移应有梦,盈盈仙子抱箜篌。

【注释】

天际识归舟图:指在天边看见一条小船驶向家乡。

天边高岸一亭幽:高岸上,有一座亭子,隐没在天边的云雾里。

江上轻烟叠嶂愁:江面上,轻烟缭绕着山峦,让人感到忧愁。

风好可凭乾鹊噪:如果天气好,就可以看到喜鹊在空中欢快地叫着。

潮平遥映白鸥浮:如果潮水涨得和岸边一样高,就能看到白鸥在水中自由地游弋。

公堂驱斥三庚暑: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驱逐了夏天的炎热。

意匠经营万顷秋:用匠心独运,经营着秋天的景色。

神逐境移应有梦:神随境迁,就会有梦中的景象出现。

盈盈仙子抱箜篌:像那飘飘欲仙的仙子,抱着箜篌(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弹奏。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是议论抒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富有诗意。

首句“天际识归舟图”点题,表明诗人正在欣赏一幅画,即《江上渔者》中的江行初月图。

次句“天边高岸一亭幽”,写画中之亭子,位置在高岸上,四周被云雾所包围,显得幽深而静谧。这为下文写景作好铺垫。

第三句“江上烟波愁”,紧承第二句的描写,继续写画中的景物。江面上轻烟袅袅,连绵起伏的山峰如愁眉般皱在一起,给人以忧郁之感。诗人以“烟波”形容江水,以“愁”字表现山峰,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江上烟波笼罩、群山愁眉蹙锁的景象。

第四句“风好时凭鸟语喧”,则转入画中之鸟鸣。风儿正好的时候,可以听到鸟儿欢快地叫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鸟儿比作人,赋予它们以情感,使它们更加鲜活起来,也使画面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此时的心情愉悦、心情舒畅。

第五句“潮平远映白鸥飞”,则是对画中之潮汐进行具体描绘。当潮水涨到与岸边一样高时,远处的白鸥就会随着水波飘动。这里诗人以“白鸥”作为画面的主体,以“飞”字来形容其动态,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江上潮起潮落、白鸥翱翔的画面。同时,这也为下文的议论抒情作了铺垫。

第六句“公堂驱热气三庚”,是对画中之公堂的具体描写。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驱逐了夏天的炎热。这里诗人以“三庚”表示炎热的程度,以“公堂”作为场景主体,以“驱热气”来表达夏日炎炎的感觉。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此时正处在一个清凉舒适的环境之中。

第七句“意匠经营春色满”,是对画中之春天景色的具体描绘。用匠心独运,经营着春天的景色。这里诗人以“春色”作为画面的主题,以“经营”来形容其精心打造之意,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春天景色宜人、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这也为下文的议论抒情作了过渡。

第八句“神随境移有梦游”,是诗人对画中之梦境进行描述。神随境迁,就会有梦中的景象出现。这里诗人以“梦游”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以“神随境移”来表达自己的感慨,既表现出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喜爱之情,又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向往之心。

最后一句“盈盈仙子抱箜篌”,则是对画中之仙子进行想象。像那飘飘欲仙的仙子,抱着箜篌(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弹奏。这里诗人以“仙子”作为画面的主体,以“箜篌”作为乐器的象征,以“弹唱”来形容其音乐之美。同时,这也为整幅画增添了一抹神秘、梦幻的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