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原崩赤土,形丑穷且卑。
人灵代天巧,竹树施屏帷。
荫蔚凝青霭,磨戛生凉飔。
隐见阿兰若,寅奉竺乾师。
斸场插殿脚,洞穴安门楣。
凌霄燃明灯,吐焰髯龙枝。
芭蕉驻翠鸾,妥尾灵泉池。
方甃流不竭,一片青琉璃。
袅袅架苍竹,冰箸县无时。
甘冷怯漱齿,雅与烹茶宜。
肘腋野人家,属属复离离。
闻说员庄好,未竟神已驰。
去此无十里,水竹尤清奇。
穷通常傍人,落日游子饥。
志愿恒滞违,不独在于斯。
滞违亦自佳,庶曰昌吾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灵泉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长原崩赤土,形丑穷且卑。(翻译:长原上崩裂的红色土地,形状丑陋而显得卑微)
注释:长原(地名),这里指的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崩赤土,形容土壤被风化后的颜色。形丑穷且卑,形容这个地方贫瘠、破败。人灵代天巧,竹树施屏帷。(翻译:人们的智慧如同上天创造般巧妙,竹子和树木构成了遮蔽的屏障)
注释:人灵代天巧,比喻人的智慧和才能高超,能够创造出像天工一样的美妙事物。竹子和树木构成了遮蔽的屏障,形容这个地方环境幽静,有自然的美丽景色。荫蔚凝青霭,磨戛生凉飔。(翻译:浓密的树木聚集着清新的雾气,微风吹拂带来凉爽的气息)
注释:荫蔚,形容树木浓密,形成了浓郁的树荫。青霭,指空气中弥漫的薄雾。磨戛,形容清风拂过树叶的声音。凉飔,指清凉的微风。隐见阿兰若,寅奉竺乾师。(翻译:时而显现在阿兰若的深处,时而恭敬地供奉着竺乾大师)
注释:阿兰若,古代印度佛教中的清净处所。寅奉,尊敬地侍奉。竺乾师,指印度的僧人或佛教大师。斸场插殿脚,洞穴安门楣。(翻译:挖掘出场地,安置殿脚,凿开洞穴,安放门楣)
注释:斸场,指开挖出的土地或空地。插殿脚,指建造殿宇时将土地平整后插入地面作为地基。洞穴安门楣,指在洞穴中安放门楣以保护洞口免受风雨侵蚀。凌霄燃明灯,吐焰髯龙枝。(翻译:凌霄花燃烧着明亮的灯笼,吐出如龙般的枝条)
注释:凌霄花,一种常绿藤本植物,夏季开花,花冠呈漏斗状。明灯,形容凌霄花燃烧时发出的光芒明亮。吐焰髯龙枝,形容凌霄花的枝条粗壮有力,仿佛有龙的形象。芭蕉驻翠鸾,妥尾灵泉池。(翻译:芭蕉树停留着翠绿色的鸾鸟,尾巴优雅地垂落在灵泉水池)
注释:芭蕉树,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翠鸾,传说中的神鸟,常常栖息在树上。妥尾,形容尾巴优雅地垂落。灵泉水池,清澈的山泉水池。方甃流不竭,一片青琉璃。(翻译:方形的井台不断流淌,一片清澈的青玻璃)
注释:甃,指方形的井台。流不竭,水流源源不断地流淌。一片青琉璃,形容井水清澈透明,犹如一块青色的琉璃。袅袅架苍竹,冰箸县无时。(翻译:袅袅的青竹架设在空中,没有时间的概念)
注释:袅袅,形容竹叶随风轻轻摇曳的样子。苍竹,形容竹子的颜色为青色。架苍竹,指搭建起青竹作为支撑。冰箸县无时,形容时间似乎静止了,没有流逝的感觉。甘冷怯漱齿,雅与烹茶宜。(翻译:甘甜清凉让人感到舒适,适宜烹制茶叶)
注释:甘冷,形容词组,形容味道甘甜且带有清凉的感觉。怯漱齿,形容茶汤的味道清新且令人感到舒畅。雅与烹茶宜,指这种茶品既雅致又合于饮用习惯。肘腋野人家,属属复离离。(翻译:周围都是野人的家,亲近又遥远)
注释:肘腋之民,指周围的普通人家。属属,形容亲近而又疏远的感觉。复离离,形容四周环境复杂多变,有时近在咫尺,有时又远离。闻说员庄好,未竟神已驰。(翻译:听说员庄风景很好,但还没来得及游览,神明就已经离去)
注释:员庄,可能是一个人名或地名。闻说员庄好,指听到关于员庄的美好传闻。未竟神已驰,意指还没有机会好好欣赏员庄的风景,神明就已经离去了。去此无十里,水竹尤清奇。(翻译:距离此地不到十里的地方,这里的水竹尤其清奇)
注释:去此无十里,表示距离不远。水竹尤清奇,形容这个地方的水竹非常清新奇特。穷通常傍人,落日游子饥。(翻译:贫穷的人们常年靠在一起生活,夕阳下游子们饥肠辘辘)
注释:穷通常傍人,指生活贫困的人们相互依靠在一起生活。落日游子饥,描写游子们在落日时分饥肠辘辘的景象。志愿恒滞违,不独在于斯。(翻译:我的愿望总是难以实现,不仅仅是在这里)
注释:志愿恒滞违,指愿望经常难以实现。不独在于斯,意指不仅仅因为这里的条件限制了我。滞违亦自佳,庶曰昌吾诗。(翻译:尽管有所滞留违背了初衷,但这也是美好的,这也许是我的诗歌得以流传的方式)
指滞留和违背。自佳,意味着尽管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也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庶曰昌吾诗,意指或许这就是我的诗歌能够流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