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植梧竹,有意集鸾凰。
孤鹤从东来,雪衣晒朝阳。
主人惊且喜,拊掌呼获臧。
俾投数粒粟,招鹤下阶傍。
鹤虽不解语,其意或能详。
我非鸾凤侣,竹梧何可当。
亦非黄雀俦,数粒安可尝。
戛然欲长鸣,恐遭弹射伤。
左右梳修翎,翻身入云翔。

【注释】

中庭:院中。梧桐、竹子,都是庭院中的树木。

集:聚集。鸾凰:即凤凰。古代传说凤凰是仁圣之鸟,故以之喻贤才。

鹤从东来:一只孤独的鹤自东面飞来。

雪衣:白色羽毛。晒朝阳:向太阳晒毛,比喻鹤在阳光中飞翔。

主人:指诗人自己。惊且喜:既吃惊又高兴。拊掌:拍手。呼:呼唤。获臧:获得好结果。这里指得到贤能之士。

俾:让。数粒粟:几粒小米。投(托):给,送给。

其意或能详:或许能理解它的心意。其,代指鹤。

我非鸾凤侣:我不是一个贤能的人。鸾凤,神话中的凤凰和鸾鸟,均喻指贤人。

竹梧:梧桐。何可当:怎么可以比得上呢?

亦非黄雀俦:也不仅仅是普通的小鸟。俦,伙伴。

数粒安可尝:那么几粒米怎能吃呢?安,怎么。

戛然:形容鹤鸣声响亮。欲长鸣:想要高飞远翔。

弹射:用弓弩射箭。伤:伤害。

梳修翎:梳理修整羽翼。

翻身:翻过身来。云翔: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以施展抱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孤鹤与梧桐之间的交往以及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贤才的珍视以及对不遇知音的慨叹之情。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表达。

首句“中庭植梧竹”,描绘了一幅院中种植梧桐和竹子的画面,为下文的展开做了铺垫。梧桐和竹子都是庭院中的常见植物,它们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

第二句“有意集鸾凰”则点明了主人公的目的——希望贤良的人才能够汇聚于此。鸾和凰都是传说中的神鸟,它们象征着高贵和美好,因此这里的“意”可以理解为“愿望”或者“期盼”。

接下来的句子“孤鹤从东来”,则描绘了一幅孤鹤自东面飞来的生动画面。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仙禽,常常被用来比喻高洁之士。而“从东来”则暗示了这个人才来自远方。

第四句“雪衣晒朝阳”,形象地描绘了鹤在阳光中展翅飞翔的场景。这里的“雪衣”可以理解为鹤身上的羽毛,而“晒朝阳”则表现了鹤在阳光下自由翱翔的状态。

第五句“主人惊且喜”,则展现了主人对于贤者的惊喜之情。主人可能因为得到了贤者的帮助或者认可而感到高兴。

接下来的第六句“拊掌呼获臧”,则是主人对贤者的赞誉和感谢之情的写照。拊掌表示拍手称赞,呼获臧则是呼唤贤人的名字,表达对其成就的认可。

最后两句“俾投数粒粟,招鹤下阶傍”及“鹤虽不解语,其意或能详”,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贤者与梧桐之间的交往过程。这里使用了典故,将梧桐比作贤人的象征,而鹤则成为了贤人的化身。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贤者的尊敬和期待。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梧桐、竹子、鹤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同时,通过对贤者和梧桐之间的交往以及自己的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贤者的赞美以及对不遇知音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