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破两土山,川狭浊泾注。
古城随地形,南方劣千步。
客从扶风来,触目意甚恶。
梦想终南山,时咏退之句。
睫毛在眼前,昧者不自悟。
十室有忠信,贵耳多贱目。
笄头倚青壁,一舍西郊路。
昔在帝轩辕,涿鹿赫斯怒。
凶竖为鲸鲵,一战正王度。
犹惭广成子,清净理亦具。
兹山尝驻跸,北面承教谕。
何时起宫室,土木俨像塑。
年年夏孟月,虚邑事游聚。
凝妆耀岩谷,浮岚润巾屦。
高亭参青云,显敞快瞻顾。
苍松龙欲飞,废寺金重布。
君侯来西台,二府倾注措。
谈辩惊宾筵,戈矛森武库。
名山契真赏,骏马思并骛。
当招列仙癯,为解升高赋。

【注释】

闻有将游崆峒者示之以诗:听说有人将要游览崆峒山,给我写了一首诗。

块破两土山,川狭浊泾注:两块巨石破开形成两个山,泾水狭窄只能流到山下。

古城随地形,南方劣千步:古城随地形而建,南方地势低矮。

客从扶风来,触目意甚恶:客人从扶风县来,看到眼前的景象心里很厌恶。

梦想终南山,时咏退之句:常常梦想着终南山,时时吟诵杜甫的诗句。

睫毛在眼前,昧者不自悟:睫毛在眼前,不明事理的人却不懂得醒悟。

十室有忠信,贵耳多贱目:十户人家中有忠诚信义的,喜欢听别人说话的多,看别人做事的少。

笄头倚青壁,一舍西郊路:簪子头上靠在青色墙壁上,在西边郊外的道路上住。

昔在帝轩辕,涿鹿赫斯怒:从前黄帝时期,曾与蚩尤在涿鹿之战中激战。

凶竖为鲸鲵,一战正王度:凶残的蚩尤被黄帝杀死,黄帝一举就平定了天下。

犹惭广成子,清净理亦具:我还惭愧于广成子,他清净无为的道理也具备。

兹山尝驻跸,北面承教谕:此山曾经皇帝驻驾,皇帝面北接受教导。

何时起宫室,土木俨像塑:什么时候建造宫殿?建筑都是像木雕泥塑一样。

年年夏孟月,虚邑事游聚:每年都在夏天的孟月里,在空荡荡的县城举办游乐聚集活动。

凝妆耀岩谷,浮岚润巾屦:梳妆打扮映照在岩石山谷间,轻风吹来湿润了头巾鞋袜。

高亭参青云,显敞快瞻顾:高高的亭子直插云霄,显得宽敞明亮令人舒畅。

苍松龙欲飞,废寺金重布:苍翠的松树仿佛要飞上天去,荒废的寺庙里金色的幡旗又重重铺展。

君侯来西台,二府倾注措:您来了西部的官府,朝廷大臣们都倾心接待。

谈辩惊宾筵,戈矛森武库:谈话辩论使宾客们感到震惊,兵器整齐地摆放在仓库里。

名山契真赏,骏马思并骛:名山能让人真正领略欣赏,骏马使人思念奔驰追逐。

当招列仙癯,为解升高赋:应召邀请神仙中的隐士,为我作一首登高赋诗。

【赏析】

此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他的好友李朝威(字俯而)的一封回信,内容是告诉李朝威自己即将离开长安前往华山,希望李朝威能够送行。韩愈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及对自己即将离任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对华山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联“块破两土山,川狭浊泾注”,诗人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华山的独特地理特征——一块大石破开形成两个小山峰,泾水在这里变得狭窄只能流向山下。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华山的壮丽景象,为下文的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颔联“古城随地形,南方劣千步”进一步描绘了华山周边的环境特点。诗人用“随地形”来形容古城的建筑风格,用“南方劣千步”来形容华山周围的地势高低不平,这种地形使得华山显得更加雄奇险峻。这两句诗通过对华山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华山的雄伟气势和独特魅力。

颈联“客从扶风来,触目意甚恶”描述了诗人来到华山后的所见所感。诗人从扶风来到这里,看到眼前的景象心里很不愉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然而,正是这样的不适应反而使得诗人更加珍视眼前的美景。

尾联“当招列仙臞,为解升高赋”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祝福。他希望朋友能够前来华山拜访,一起欣赏美景、共叙友情。同时,他还期待友人能够为他写下一篇关于华山的诗歌,以解他升迁之后无法亲眼目睹华山之美的遗憾。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热烈,通过描绘华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展示了诗人对华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