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披花结弱如摧,泽国茫茫正可哀。
秀色亦知归菡萏,秾芳未必胜玫瑰。
使君浩荡乘高兴,小畹殷勤欲自栽。
着意幽香无觅处,暗中不觉袭人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绝。全诗以兰为题,通过对兰花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以及香气特性的描绘,展现了兰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兰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兰叶披花结弱如摧”,描绘了兰花叶子上覆盖着花朵,花瓣凋落的样子,仿佛弱不禁风,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这里用到了“披”和“结”两个动词,形象地表达了兰花花瓣凋落的情景。同时,“摧”字则传达了兰花在风雨中摇曳生姿的柔弱之美。

第二句“泽国茫茫正可哀”,进一步渲染了兰花生长的环境氛围。这里的“泽国”指的是水草丛生的湿地,给人以荒凉的感觉;而“茫茫”则强调了这种荒凉的氛围。结合前文,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感慨之情。

第三句“秀色亦知归菡萏,秾芳未必胜玫瑰”,通过比较来突出兰花的高雅与独特。这里将兰花与荷花和玫瑰进行对比,虽然荷花和玫瑰都是美丽的花卉,但它们各有特点,而兰花则以其独特的芬芳和优雅的姿态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第四句“使君浩荡乘高兴,小畹殷勤欲自栽”,描绘了诗人自己种植兰花的情景。这里的“使君”指的是诗人自己,而“浩荡”则形容心情愉快,兴致勃勃。诗人选择在小园中种植兰花,表现出了他对于兰花的喜爱和珍视。

第五句“着意幽香无觅处,暗中不觉袭人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兰花香气的感受。这里的“着意”意味着诗人刻意去感受兰花的香气,而“悄无声息”则形容了兰花香气的微妙和不易察觉。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兰花香气的欣赏和赞叹。

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的描绘,展现了兰花的美丽和独特魅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了对兰花的赞美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