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索都事赴浙东佥宪

挟策事明主,出入承明庐。
一为淮南宾,籍籍播清誉。
制诏擢御史,行台在东吴。
间岁升幕府,遄闻复超除。
宾客出相送,饯饮西城陬。
持节往何之,直指婺女墟。
东瓯杭于越,会稽薄海嵎。
行部列郡中,山川郁盘纡。
长吏走上谒,县令为前驱。
驷马何奕奕,高盖拥路衢。
观者咸叹息,云是今大儒。
谁言钟鼎贵,曾不由诗书。
区区刀笔吏,安□遏亨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索都事赴浙东佥宪”是一首描绘元代诗人杨翮对索都事赴浙东任职的送别之作。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示了一幅幅充满人文关怀与政治理想的画卷。以下是对该诗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元代诗人杨翮,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杨翮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有所创新,还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 诗歌原文:”挟策事明主,出入承明庐。一为淮南宾,籍籍播清誉。制诏擢御史,行台在东吴。间岁升幕府,遄闻复超除。” 这句描述了作者与索都事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彼此间的相互支持。
  3. 诗歌赏析:该诗通过描述索都事的经历和遭遇,表达了对这位友人的关心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4. 文学价值: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魅力。通过对索都事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现实和人物性格特点。
  5. 文化影响:这首诗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深远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文学领域,也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它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现实,关心他人的福祉,同时也强调了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6. 历史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社会动荡、政治多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既是一种艺术创作也是一种社会评论。

《送索都事赴浙东佥宪》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文化意义的艺术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元代的社会现实,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人生启示和文化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