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濯足图

踏遍辽东未是痴,藜床欲穴只心知。
好留一掬黄泥水,墁却曹郎受禅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管宁濯足图》是金代诗人杨奂的作品,并非元朝诗人的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管宁濯足图》的作者杨奂,字焕然,号紫阳,是金末举进士不中、教授乡里的人物。他在金末科举失败后,北渡寓居冠氏,后因元太宗诏试诸道士人,两中赋论第一,被荐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的要职。《还山遗稿》是杨奂的另一部著作,记录了他在任期间的政事和生活经历。
  2. 诗歌原文与翻译:《管宁濯足图》的原文是“踏遍辽东未是痴,藜床欲穴只心知。好留一掬黄泥水,墁却曹郎受禅碑”,这首诗通过描述管宁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浮华的不屑。诗中的“踏遍辽东”可能指的是管宁四处游历的经历,而“藜床欲穴”则可能指的是管宁的住所简陋,甚至需要自己挖洞以避风雨的情景。“好留一掬黄泥水”意味着作者喜欢用黄泥水来装饰或美化事物,而“墁却曹郎受禅碑”则可能是在说用黄泥水抹去了曹魏政权更迭时的受禅碑,表达了一种破旧立新的思想。

《管宁濯足图》不仅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方式喜爱的作品,也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