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荒寺古冷于冰,绛帐谁烧照佛灯。 闲绕空阶观石刻,偶闻音语得乡僧。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是元代诗人杨奂的作品。
一首题为《老僧七十六春秋,霜满修眉雪满头》,另一首题为《见说故人揩病目,几时携杖入西州》。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与信仰,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注释】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城荒寺古冷于冰,绛帐谁烧照佛灯。 闲绕空阶观石刻,偶闻音语得乡僧。(《全唐诗》卷五八七) 译文: 城中的寺庙已经荒芜,显得冷清如冰,绛帐是谁点燃了照亮佛像的灯? 我在空荡的台阶上闲逛观赏石刻,偶尔听到僧人的声音,才得知是故乡的僧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汤阴崇寿寺游览时的感受。 首句“城荒寺古冷于冰”,描绘了汤阴这座古都的衰败和冷落景象。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老僧七十六春秋,霜满修眉雪满头。 见说故人揩病目,几时携杖入西州。 注释: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其二:金朝。杨奂。 老僧七十六春秋,霜满修眉雪满头。 见说故人揩病目,几时携杖入西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而荒凉的寺庙,它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冰冷的感觉让人想起极冷的气候。在这个寺庙里,有一张红色的帷幕,可能意味着这是一个重要的场所或者有着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