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长揖向兰溪,偶及高秋欲半时。
明月不分天远近,故人相望浙东西。
青山木落千樯立,沧海潮来万马驰。
倚棹歌阑离思作,今宵风雨倍凄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浯溪长揖向兰溪,偶及高秋欲半时。
明月不分天远近,故人相望浙东西。
青山木落千樯立,沧海潮来万马驰。
倚棹歌阑离思作,今宵风雨倍凄凄。
《留别浯溪诸友》是元代著名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游览了风景如画的浯溪之后与旧日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他的诗作以古乐府风格著称,被称为“铁崖体”,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
诗歌原文:
浯溪长揖向兰溪,偶及高秋欲半时。明月不分天远近,故人相望浙东西。青山木落千樯立,沧海潮来万马驰。倚棹歌阑离思作,今宵风雨倍凄凄。
诗意解析:
《留别浯溪诸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它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杨维桢的诗歌才华,也能从中汲取对人生和自然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