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客妇,老客妇,行年七十又一九。
少年嫁夫甚分明,夫死犹存旧箕帚。南山阿妹北山姨,劝我再嫁我力辞。
涉江采莲,上山采蘼。采莲采蘼,可以疗饥。
夜来道过娼门首,娼门萧然惊老丑。
老丑自有能养身,万两黄金在纤手。
上天织得云锦章,绣成愿补舜衣裳。
舜衣裳,为妾佩,古意扬清光,辨妾不是邯郸娼。
老客妇谣
介绍
《老客妇谣》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生于元泰定帝泰定四年,卒于明洪武三年。他出身于浙江山阴,是元末明初时期的文学巨擘。杨维桢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政治生涯颇为波折,曾因直言进谏而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不改其志,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
诗歌原文:老客妇,老客妇,行年七十又一九。少年嫁夫甚分明,夫死犹存旧箕帚。南山阿妹北山姨,劝我(一作予)再嫁我(一作一)力辞。涉江采莲,上山采蘼。采莲采蘼,可以疗饥。夜来道(一作昨日偶)过娼(一作阊),娼(一作阊)门萧然惊老丑。老丑自有能养身,万两黄金在纤手。上天织得云锦章,绣成愿补舜衣裳。舜衣裳,与妾佩,古意扬清光,辨妾不是邯郸娼。
主题内容:《老客妇谣》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妇女形象。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曾经有过美满婚姻生活的老妇人,她丈夫去世后,仍然保持着旧日的仪态。虽然年事已高,但生活并不窘迫,她还保持着一定的生活技能和社会地位。此外,诗中还描绘了这位老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她对于生活的不同态度。她涉江采莲、上山采摘野菜,这些劳作活动不仅能够为她提供食物,还能使她感到一种满足和快乐,甚至比金钱更能让她感到快乐。这种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反映出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情感表达:《老客妇谣》不仅仅是一位年长女性的简单描写,更深层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还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传统美德的坚持。通过这位老妇人的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即通过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来实现个人的幸福和满足。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艺术特色:《老客妇谣》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歌采用传统的五言古诗形式,简洁明了地展示了故事内容;其次,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富含深刻的内涵和哲理;再次,诗歌通过对老妇人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她的坚韧和乐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历史影响:《老客妇谣》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高度评价。它不仅是杨维桢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元末明初社会生活和人民思想状态的重要文献资料。此外,该诗也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观念,成为后世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对象。
《老客妇谣》不仅是杨维桢诗歌创作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