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妃春睡图

沉香亭前燕来后,三郎鼓中放花柳。
西宫困人春最先,华清溶溶暖如酒。
雪肢欲透红蔷薇,锦裆卸尽流苏帏。
小莲侍拥扶不起,翠被卷作梨云飞。
蟠龙髻重未胜绾,燕钗半落犀梳偃。
晚漏壶中水声远,帘外日斜花影转。
琵琶未受宣唤促,睡重黎腰春正熟。
不知小䙀思塞酥,梦中化作衔花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杨妃春睡图》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音乐家的杨维桢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杨维祯(1334-1370),字廉夫,号铁崖,浙江山阴人。元末明初时期,他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书法家,尤其以其古乐府诗闻名。他的诗歌不仅风格独特,而且内容丰富,深受后世文人学者的青睐。
  1. 创作背景
  • 《题杨妃春睡图》的创作背景与杨维祯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曾因兵乱而避居富春山,后来迁居杭州。在此期间,他目睹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并对此有深刻的感受。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段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思考。
  1. 诗歌原文
  • 《题杨妃春睡图》全文如下:“沈香亭前燕来后,三郎鼓中放花柳。西宫困人春最先,华清溶溶暖如酒。雪肢欲透红蔷薇,锦裆卸尽流苏帏。小莲侍拥扶不起,翠被卷作梨云飞。”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幅春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中美好事物的消逝的感慨。

《题杨妃春睡图》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诗歌,也是杨维桢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深情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