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亭前燕来后,三郎鼓中放花柳。
西宫困人春最先,华清溶溶暖如酒。
雪肢欲透红蔷薇,锦裆卸尽流苏帏。
小莲侍拥扶不起,翠被卷作梨云飞。
蟠龙髻重未胜绾,燕钗半落犀梳偃。
晚漏壶中水声远,帘外日斜花影转。
琵琶未受宣唤促,睡重黎腰春正熟。
不知小䙀思塞酥,梦中化作衔花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题杨妃春睡图》。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杨妃春眠时的美丽与高贵。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沉香亭前燕来后,三郎鼓中放花柳。
沉香亭前的燕子刚刚归来,三郎在击鼓声中放起花柳。
西宫困人春最先,华清溶溶暖如酒。
西宫的人们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困倦,华清池里暖洋洋地仿佛美酒一般。
雪肢欲透红蔷薇,锦裆卸尽流苏帏。
杨妃的雪白的肌肤似乎要穿透红色的蔷薇,华丽的裙子被完全脱下,只剩下流苏帷帐。
小莲侍拥扶不起,翠被卷作梨云飞。
侍女们紧紧抱着小莲,但小莲还是扶不起她,翠色的被子被卷起像梨花一样飘飞。
蟠龙髻重未胜绾,燕钗半落犀梳偃。
杨妃的发髻盘成蟠龙状,但还未胜过传统的挽法,燕形的发钗一半掉落,像垂下来的犀牛角梳一样。
晚漏壶中水声远,帘外日斜花影转。
傍晚时分,漏水声悠扬,帘外斜阳映照下的花朵影子也在转动。
琵琶未受宣唤促,睡重黎腰春正熟。
琵琶没有受到召唤催促,杨妃因为睡得很深,连腰带都显得有些松垮,春天的气息正浓。
不知小䙀思塞酥,梦中化作衔花鹿。
不知道杨妃在梦中思念着什么,她化作了一只衔着花朵的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杨贵妃春日沉睡之姿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杨妃春睡时的慵懒、妩媚和高贵。诗中通过对环境、服饰、姿态等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春日之中。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杨妃深深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