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筑长城,长城不可穴。
十日哭长城,长城为我裂,白骨斑斑食红血。
抱骨著心肚,白骨作人语。
君不见淄之水喁喁,至今下有比骨鱼。
崩城操是明代诗人胡奎的作品,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感慨以及对战争的反思。下面将逐一解读每一行诗句的内容:
白骨筑长城:描述了长城是由无数白骨堆砌而成的场景,象征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尽痛苦和破坏。
长城不可穴:强调了长城的坚固和不可摧毁的特性,即使有人想挖穿它,也是徒劳的。
十日哭长城:表达了人们在长城上哭泣的场景,这种哭泣不仅是因为长城的壮丽,更因为长城背后承载的悲伤和苦难。
长城为我裂:描绘了长城在长时间风雨侵蚀下,最终崩溃的情景,象征着历史长河中无数悲剧的重演。
白骨斑斑食红血: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白骨上的血迹表明了死亡的恐惧和生命的脆弱。
抱骨著心肚:形象地表达了人们抱着白骨,仿佛抱着自己的心脏,反映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
白骨作人语:赋予了白骨以人类的情感,它们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
君不见淄之水喁喁:引用了古代淄水旁的景象,用“喁喁”形容水流的声音,暗示着自然景观与人类的悲哀相呼应。
至今下有比骨鱼:通过比喻,将那些因战乱而失去生命的人们比作被遗忘的鱼儿,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漠视。
《崩城操》不仅是一首描写战场悲壮景象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哀伤和思考的作品。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生命价值的探讨,胡奎向世人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尊重。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