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沧海歌

东海之东去国十万里,其洲名沧洲。地方五百里,上有璚涛玉浪,出没九岫如罗浮。
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人鸟戏天鹿,昆吾鸣天球。
橘子如斗,莲叶如舟。白凤如鸡,红鳞如牛。青瞳绿发紫绮裘,日夕洲上相嬉游。
铁崖道人隘九州,凌风一舸来东沤。始青天开月如雪,锦袍着以黄金楼。
楼中仙人睨物表,瑶笙引鹤缑山头。戏弄玉如意,击碎珊瑚钩。
相招元处士,浩歌海西流。长梯上摘七十二朵之青菡萏,玉龙呼耕三万六千顷之昆仑丘。
黄河清浅眼中见,海屋老人为我添新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游沧海歌》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东海之洲沧洲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东海之东去国十万里,其洲名沧洲。
    地方五百里,上有琼涛玉浪出没九岫如罗浮。
    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人鸟戏天鹿,昆吾鸣天球。
    橘子如斗,莲叶如舟,白凤如鸡,红鳞如牛。
    青瞳绿发紫绮裘,日夕洲上相嬉游。
    铁崖道人隘九州,凌风一舸来东沤。
    始青天开月如雪,锦袍着以黄金楼。
    楼中仙人睨物表,瑶笙引鹤缑刍头。
    戏弄玉如意,击碎珊瑚。
    相招元处士,浩歌海西流。
    长梯上摘七十二朵之青菡萏,玉龙呼耕三万六千顷之昆仑丘。
    黄河清浅眼中见,海屋老人为我添新筹。

  2. 作品赏析

  • 《梦游沧海歌》以瑰丽的画面展现了东海洲的美丽景色,诗中描述了岛上的琼楼玉宇、珍奇花卉、悠扬的音乐与欢快的人群,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 诗中还运用了诸多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读者的感受力。如“人鸟戏天鹿”和“昆吾鸣天球”,不仅赋予了动物以灵性,也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梦游沧海歌》中的沧洲不仅是一个实际的地理位置,更是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1. 创作背景
  • 《梦游沧海歌》创作于元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但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表达自己的理想。
  • 杨维桢作为元代重要的文人之一,其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他通过《梦游沧海歌》这样的作品,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世界的憧憬。
  1. 主题思想
  • 《梦游沧海歌》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它还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在这首诗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被反复强调,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梦游沧海歌》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和自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