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进梅屋

张髯讲道吴王城,听受不懈惟王生。读书折旋梅花侧,冷香吹入吾伊声。
仙芸岂是辟蠹草?古苔终开挂凤英。春融太古有积雪,风度曲阑糁飞琼。
生于此时读书处,正值何逊吟诗成。岂应娟娟旧时月?独留疏影当窗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时进梅屋》是元代诗人郑元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吴王城讲学时的感受和对梅花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张髯讲道的情景、读书折旋梅花的场景以及春融太古有积雪等自然景色,展现了一种清峻苍古的诗歌风格,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王时进梅屋》的创作背景和作者郑元祐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郑元祐字明德,号尚左生,元代处州遂昌人,迁钱塘。他年少颖悟,勤于学习,顺帝至正中曾历任平江儒学教授和江浙儒学提举。这些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郑元祐的诗歌作品以豪宕著称,如《遂昌杂志》和《侨吴集》。他的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艺术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王时进梅屋》的内容主要描述了郑元祐在吴王城讲学的情景。张髯讲道吴王城,听受不懈惟王生,这句诗传达了张髯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读书折旋梅花侧,冷香吹入吾伊声,这里通过读书与梅花相结合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仙芸岂是辟蠹草,古苔终开挂凤英,诗人以仙芸比喻梅花,以古苔比喻苔藓,表达了他对梅花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赏。

《王时进梅屋》作为元代诗人郑元祐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学识修养和生活情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